订阅
http://www.demurge.com/ http://www.demurge.com/ 2022年5月,新能源车总销量达42万辆,已基本恢复至3月水平,电动化率为26%。从品牌结构看,工厂产能得到一定恢复后,特斯拉、蔚来、理想及小鹏等电动品牌的新能源车销量均大幅回暖,但对比3月,特斯拉、蔚来及小鹏仍下降51%、9%及34%。基于新发车型看,2022年前5个月新能源车型占比同比仍快速提升(达44%);价格带亦有所上升,15-20万车型占比同比提升13pcts、达29%,由15万以下车型向其转移。新发车型电动化占比不断提升、叠加疫情延后需求,有望驱动新能源车进一步渗透,预计6月新能源车销量可达54.3-55.3万辆。 销量观察:工厂产能得到一定恢复,销量大幅回暖,但特斯拉、小鹏等品牌较3月销量仍有较大下降 工厂产能得到一定恢复,销量大幅回暖,渗透率小幅下滑。工厂产能部分恢复,2022年5月新能源车销量为42万辆,环比上升53%,但新能源车渗透率小幅下滑,环比下降2.9pcts,为26.41%。 传统品牌电动化进程显现分化;电动品牌销量集体回暖,但对比3月仍有下降。传统自主品牌电动化差异亦较大,五菱、荣威积极拥抱、已实现高电动化率,2022年5月达58%及56%,而吉利等品牌电动化程度仍较低;德系品牌中,宝马、大众及奔驰开始拥抱电动化,2022年5月电动化率达10%、8%及7%。2022年5月,电动品牌中,特斯拉销量大幅回升,达3.2万辆;造车新势力销量亦出现回升,蔚来、理想及小鹏销量环比上升113%、176%及12%;但对比3月仅有理想销量小幅上升(4%),特斯拉、蔚来及小鹏仍下降51%、9%及34% 。 新发车型观察:2022年1-5月新能源车型占比同比快速提升,车型价格带有所上移;德系奥迪及美系别克亦在加速电动化布局 新发车型中,2022年5月新能源车占比出现回落,但2022年整体新能源车型占比同比快速提升,车型价格带有所上移。从自主及合资品牌新发布车型角度看,2022年5月新发车型中新能源车占比较2022年前4个月出现下滑,但2022年1-5月新发车型中新能源车占比同比提升16pcts,已达44%。车型价格带亦有所上升,2022年前5个月所发售车型中,15-20万车型占比同比提升13pcts、达29%,主要由15万以下车型向其转移。 德系奥迪及美系别克均加速电动化布局。德系奥迪及美系别克的电动车型占比大幅提升,2021年6月-2022年5月期间,电动车型占比分别已达12.6%及16.2%,对比2020年12月-2021年11月分别提升212%及91%。 供需对比观察:自主品牌电动化被认可程度大幅领先且普遍呈增长态势。五菱在电动车型受消费者认可后,供给侧电动车占比不断提升,电动化转型已较为成熟。2022年5月,荣威和奇瑞历史一年发售车型中电动车占比分别为41%及32%,而销量侧电动化比例为57%及33%,其电动化转型已得到消费者认可。吉利汽车电动化受消费者认可程度较低,2022年5月,其历史一年发售车型中电动车型占比为20%,而销量侧电动化率仅0.44%。 销量预测:疫情延后需求,车型供给持续发力,产业中期成长空间明确。疫情导致的工厂停工停产恢复后,预计6月份新能源车销量将大幅回暖,结合各品牌车型供给及消费者对电动化认可度因素,预计6月新能源车销量可达54.3-55.3万辆,电动化渗透率达31%-32%,将进一步提升。 电池路径观察及预测:磷酸铁锂及三元电池聚焦价格带分化明显,且差异化日益显著;磷酸铁锂或将扩大装机量优势。磷酸铁锂车型聚焦中低价格带,20万以下车型占比稳步提升;三元车型聚焦中高端价格带,20万以上车型占比稳步提升。结合2022年6月整车销量预测结果及2022年1-5月各品牌不同电池类型装机占比,预计2022年6月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为35万台,占比达65%,较2022年1-5月提升6pcts ,比亚迪或成重要推动力。 风险因素:汽车行业政策波动;电动车销售不达预期;疫情对汽车行业生产、销售情况造成负面影响;电池技术出现变革。 (文章来源:中信证券) 文章来源:中信证券![]()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