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资讯

订阅

大绝望时代,希望在哪里?

2022-07-11| 来源:互联网| 查看: 317| 评论: 0

摘要: 这两年,你有没有发觉,自杀者变得更多?早在2021年2月,英国医学杂志(BMJ)就曾发表来自中国疾控中心的文章......
高清搜福利在线看最火影视 https://www.soufuli.cc

这两年,你有没有发觉,自杀者变得更多?

早在2021年2月,英国医学杂志(BMJ)就曾发表来自中国疾控中心的文章,分析武汉封城的三个月内,全国各地除新冠疫情和正常死亡之外的“额外死亡率”。

数据是触目惊心的:和往年的历史数据相比,自杀死亡率增加66%。

而在此后,特别是2022年,上海封城两个月,北京及其周边地区也几次“告急”,百业萧条,自杀数据虽然未见官方公开报道,但此类新闻和传言,一下子增加了很多。

或许,不少人早已处于身心崩溃的边缘。

即使一些在过去看来没那么严重的事件,如今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个大绝望时代。

心理学家武志红在十多年前出版的《解读绝望》一书,于当今,像是一部精准的预言,也算得上是一剂良药。

死亡,被视为一种解脱

4月14日,住在上海的71岁的小提琴家高顺平,从自家楼上跳下,当场身亡。

当时的上海,已经封控了一个月,日复一日,解封遥遥无期。

三月底,高顺平患了急性胰腺炎。

尽管他家的小区,和医院近在咫尺,但走出小区看病,都要大费周折。

——仿佛除了新冠防控,其他所有病患和各种病痛,都变得无关紧要!

高顺平的老伴儿好容易说通了居委会,经过层层上报,到4月13日傍晚,120救护车终于开进小区,把病情已经严重恶化的高顺平抬到车上,送往医院。

当时,高顺平腹内剧痛,反复呕吐,痛苦不堪。

然而到了离家最近的同济医院,急诊室不让进、不接诊,据说里面有人新冠阳性。

救护车拉着高顺平,又来到上海十院,结果被告知,封控期间,夜间急诊停止。

折腾到大半夜,高顺平得不到任何医疗救治,方圆十几公里内的所有医院,都表示爱莫能助。

最后,救护车只好把高顺平拉回家,让他先卧床休息。

高顺平根本睡不着,每隔一会就要起来呕吐。

到了14日上午7点,高顺平再也无法忍受病痛,他趁老伴儿在一旁打盹,挣扎着下了床,匆从写了几句遗书,然后从阳台跳下去。

一条人命,就此告终!

对这种情况,书中有深入的分析:

这类自杀者,在选择“自我了断”之前,都必定经历了种种“深思熟虑”。

他们对死亡,通常都有非常清醒的认知,“生命只有一次”之类的大道理,根本无须对其赘述。

然而,由于痛苦难当,而且已经彻底绝望,主动赴死,意味着从此脱离苦海。

逝者已矣,无法重新来过,所有苦涩都留给生者。

对此,我们必须质问:

究竟是怎样的现实,将本来可以继续活下去的无辜者,“逼上梁山”、“赶上绝路”?!

那些远去的生命

像高顺平这样的惨剧,在封控期间的这片土地,屡有发生。

从门户网站的新闻报道,到自媒体和街头巷尾的传言,就早已不胜枚举,很多人看到、听到太多,也逐渐“习以为常”,变得麻木了。

饱含血泪之地,也不止是上海。

光是毗邻首善之区的某个著名区域,这两年来,光是见于新闻报道的自杀,就多得不胜枚举。

有人爬上开发区的塔吊顶上,跳塔自杀。

幸好被监控看到,当地的消防救援站在塔吊底部,紧急安置了救生气垫,这才保住了轻生者的性命。

还有一个在潮白河钓鱼的小伙子,受到了表彰:

他看到另一个青年男子,突然从燕潮大桥跳下,落入河中心,便凭借自己高超的水性,将该男子救上岸。

当时正值四月,水里冰凉入骨,这个把人救上岸的小伙子,累得气喘吁吁。

他反复劝说轻生者不要放弃生命,一直等到警察赶来,没有留下名字,便悄然离开。

这些胜造七级浮屠、颇具正能量的事件,见诸新闻。

但更多的自杀者,恐怕很难在千钧一发之际被好心人看到,被紧急救助而生还。

他们逝去之后,即使有些报道,或者自媒体的传言,往往也会很快“销声匿迹”,仿佛根本不曾来过这个世界……

自杀者涵盖了社会的各个阶层。

2021年12月28日,爱高集团董事长梁伟成跳楼身亡:在这一年的最后五个月,爱高集团亏损数十亿,在股市永久停盘。

早在五六年前,昔日一度辉煌过的爱高集团,利润便不断缩水,公司勉强维持存活;

而在2020年初突如其来,从此遥无止境的新冠疫情,特别是国内的种种封控措施,给了该集团致命的打击,也让董事长梁伟成,在债台高筑的困窘中,身心为之崩溃。

到2022年4月,全国企业破产清算,较之去年此时,同比飙升超过23%。

仅在塑料行业,今年第一季度内倒闭注销、破产重整的企业,就高达5984家;

而在一项被公认为“吸金力超强”的房地产行业,至少三百多家相关企业破产,超过60%的从业者被裁员!

企业的衰败、经济的困顿,对众多普通人而言,是更为沉重的生活压力。

“几乎所有单位,这两年都只开人,不招人”,这是众多失业者、求职者,漫长的哀叹。

这和书中描述的1929-1933年全球经济危机,颇有几分类似。

在那个长达数年、“全民绝望”的时代,不少曾经事业有成的商人自杀或者精神失常,此外,更有众多普通人,因为一些琐事而轻生:

众多自杀者的理由,包括失恋、失业、和家人发生争吵之类;

还有人平时看上去一直很“正常”,甚至在大家面前非常乐观开朗,但却突然“无缘无故”地自杀。

“事实上,他们已经承受了太多的身心煎熬,并深感自己的渺小和无助。时代的一粒尘灰,落在普通身上,就是一座大山,哪怕再坚强不屈的脊梁,也难免不胜负荷。”

“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造成自杀惨剧的‘琐事’,其实是压垮骆驼的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样的大绝望时代,就是鲁迅意义上的“吃人”!

打破绝望,燃起希望

书中指出,绝望的本质,并非“无论未来怎样,都不再有任何期待”,相反,是对不确定感的极大恐惧:

与其说是害怕“下一刻更糟糕、更痛苦”,不如说,是时而抱有一线希望,又时而破灭,进而害怕重新燃起新的希望,难以忍受“希望再次破灭”的痛苦。

而死亡,则意味着一切希望和等待,以及在此过程中的不确定感,都从此离自己远去。

对这样的人,书中大声疾呼:

“无论怎样的不确定,最坏的结果,大不了是个死。如果你已经连死都不怕,人世间的一切可能,还有什么更可怕的?”

“继续活下去,就意味着还有新的可能,说不定能迎来良好的转机。”

“尤其是,任何时代无论再多艰难、再多不堪,都终将过去。熬过长夜,就能迎来黎明的曙光。”

在不屈不挠活下去的同时,我们更要携手互助,身边的其他人,或许在很多方面,比我们有着更多的艰难和痛苦。

都是苦命人,少一些相互为难,多一些援手,这个过程,也会增加自己内心的价值感,也就是“自我赋权”。

特别是,我们要尽力发出声音,呼吁那些导致“大绝望时代”的种种因素,被看到、被关注,进而相关问题,或可得到解决,起码有望渐进缓解。

每个人都是所处时代的一部分,你可以选择做一颗被拧紧的螺丝钉,强化导致绝望的因素;

但也可以换一个方向发力,让螺丝钉变得松动一点,再松动一点……

当更多的螺丝钉都变得松动,轰然碾压的“绝望机器”,或曰大绝望时代,也将慢慢缓和、停止。

这个过程的种种实现可能,就是希望之光,它一直存在于各个时代,从未泯灭……

图片/均源自网络

因公众号平台推送规则更改

请在右下角点下“点赞”“在看”

第一时间阅读文章

好看的人都在看

分享至 : QQ空间

10 人收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邀请

上一篇:暂无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关于本站/服务条款/广告服务/法律咨询/求职招聘/公益事业/客服中心
Copyright ◎2015-2020 起点资讯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起点资讯网 X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