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资讯

订阅

美联储会议纪要重磅来袭!利率峰值会有多高?答案或今夜揭晓

2023-01-15| 来源:互联网| 查看: 317| 评论: 0

摘要: “美联储利率峰值水平有多高”和“是否放缓加息步伐”是本次会议纪要最重要的看点。北京时间11月24日03:00,美......
bilibili充值

  “美联储利率峰值水平有多高”和“是否放缓加息步伐”是本次会议纪要最重要的看点。

  北京时间11月24日03:00,美联储联储将公布11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市场预期,11月会议纪要将显示美国的基准利率需要达到多高水平,以及通胀将在那里持续多久才能回到美联储2%的目标。

  在应对数十年高通胀之际,美联储此前暗示可能放缓加息步伐,同时也表示利率峰值可能会更高。

  11月3日,美联储宣布加息75基点,将利率上调至3.75-4.00%。在那次美联储决议中,美联储措辞略偏鸽派,暗示可能放缓加息步伐;低于预期的美国10月CPI数据发布后,美联储多位高官表态,支持放缓加息的决定。

  但同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释放出鹰派信号,利率可能须高于FOMC在9月季度预期中所暗示的水平,本轮加息周期将更长,利率峰值将更高。

  综合分析师们的观点,以下是本次FOMC会议纪要的三大看点。

  1、聚焦利率峰值水平

  分析指出,FOMC如何看待近期通胀数据与利率峰值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对投资者而言至关重要。当时在政策会议之后的记者会上,鲍威尔将美联储基准利率更高峰值的想法与9月预期发布几周之后通胀数据的低迷表现相关联。

  佛罗里达州Boca Raton的III Capital Management的首席经济学家Karim Basta表示:

  如果利率将高于9月预期水平的话题出现,我会看看有多少人支持,我认为在“利率须达到更高水平”这个问题上FOMC将会团结一致。

  但是,Basta指出,其不认为所有官员一致同意利率需要比9月会议预期得更高。多数投资者预计美联储本轮加息周期的利率峰值将在5.00%-5.25%。

  2、12月放缓加息步伐是否合适?

  12月上会议是否会放缓加息步伐也值得关注,正如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所说的,美联储今年已经采取了激进的货币紧缩政策,其中包括在过去四次政策会议上每次都加息75个基点。

  鉴于基准利率目前仅略低于4%,美联储可能最早在12月减小加息幅度。

  CIBC Private Wealth U.S.首席投资官David Donabedian表示:

  我们将看到围绕两步走进程的辩论和讨论,换言之即放缓加息步伐的重要性、同时不会出现宣布通胀胜利的情况。

  Donabedian认为需要关注,关于放缓加息幅度是否合适的讨论,以及关于保持终端利率不变是否合适的讨论。美联储将密切关注通胀数据和经济衰退指标,而这最终将取决于数据。

  根据芝商所FedWatch Tool,交易员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在12月放缓步伐,加息50个基点,一些人仍押注加息75个基点,可能性为24%。

  3、何时才会对通胀进展感到满意?

  对于金融市场和经济而言,更重要的是美联储官员何时才会对通胀进展感到足够满意而完全停止加息。

  劳工部发布的10月通胀显示,期待已久的通胀压力减轻可能正在酝酿。不过,虽然最新数据带来好消息,但可能不足以抵消鲍威尔发表更高终端利率言论的大背景所蕴含的负面消息。

  “劳动力市场的持续走强是美联储正在考虑的另一个因素”,巴克莱首席美国经济学家Marc Giannoni表示,这是影响其利率预期的一个可能因素。他指出,11月会议之前发布的月度职位空缺数据表明劳动力需求下降,而会议后发布的数据显示职位空缺再次上升。

  市场反应:当心美元走强、美股走弱

  Mott Capital Management创始人Michael J.Kramer警告称,美联储会议纪要可能会提振美元,削弱美股。他认为,投资者尚未充分为美联储官员上周发布的鹰派信息定价。

  上周四,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谈到了政策利率可能会上升至5%-7%左右的水平。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也表示,他希望在支持停止加息之前,确保通胀已经停止攀升。

  Kramer在周一的一份报告中写道,如果股市投资者一直在关注,那么会议纪要不会给市场带来重大冲击。但问题是,尽管债券和货币市场在上周四做出反应并停止下跌,但股市过于关注到期期权情况,而没有关注美联储官员的鹰派态度。

(文章来源:华尔街见闻)

文章来源:华尔街见闻
分享至 : QQ空间

10 人收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邀请

上一篇:暂无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关于本站/服务条款/广告服务/法律咨询/求职招聘/公益事业/客服中心
Copyright ◎2015-2020 起点资讯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起点资讯网 X1.0